这是个典型的泄洪道口,地貌上就可以看出,历史上这个地方
就是由泄洪和泥石流冲积形成,被冲是必然结果。(AFP)

◎华明

【明见网8月26日讯】编者按:自古被誉为“陇上桃花源”的甘肃舟曲县爆发山洪泥石流,泥流瞬间吞噬整个村庄,死伤难计。

然而,根据调查,中国类似舟曲的地质灾害隐患多得惊人,而当局只知经济挂帅,与天争战,对于百姓的哀号悲鸣,却拿不出个办法来。

8月8日凌晨,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伴着山洪泥石流冲向甘肃甘南州舟曲县,瞬间掩埋了三、四个村庄,更冲入县城繁华区内,甚至淹毁了数层楼高的建筑物。中国官方称死亡人数逾千,民间认为逾万生灵涂炭。这个山清水秀、被誉为“陇上桃花源”的县城或许就这样毁灭了。

媒体披露,舟曲县地质灾害严重早就众所周知,专家警告不宜居住,当局却没有及时治理而酿此大灾。中国又有多少“舟曲”?今年1至6月,中国地质灾害发生数同比增长了十倍,泥石流灾害点60万处,如同悬挂在百姓头上的利剑,随时都有家破人亡的风险。此时哪里还是温馨的家乡?天灾人祸何时休止?

战栗的一刻

“事情已过去几天,回想那惊魂一幕,我还是会忍不住颤抖!!”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连续三天的强降雨,将附近山体冲刷得支离破碎。暴雨从天上泼下来,哗哗啦啦。骤然,营地不远处一阵巨大的响动,犹如困兽出山般的吼声。嘶鸣声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的水流裹挟着不可尽数的石块,呼啸而下!”

“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地狱之门悄然打开,似乎就在不经意间,泥石流把营地撕碎,眼看所有的人顷刻之间都要粉身碎骨!只觉得周身一阵冰冷,不记得后来发生了什么……当我醒来时,只觉得浑身隐隐作痛,双腿更有如切肤刮骨一般。”一位亲历者的描述。

8 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山体崩塌,泥石流滚滚而下,堵塞了嘉陵江上游的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大部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12日16时30分,甘肃省民政厅通报,此次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已造成1,144人遇难,重伤住院64人,600人失踪,有 1,243人获救。水毁房屋307户,浸水房屋4,189户。

8月12日,舟曲县城约一半仍浸泡在水中,最深处约十米,与最开始相比,堰塞湖水位只下降0.81米,《新京报》12日报导,堰塞湖长达1.5公里,水面宽100至120米,蓄水量约150万至200万立方米,抬高白龙江舟曲县城段水位约10米。

对于死亡人数,有人说4,000人,有人说至少8,000人,参与救灾的尹先生对《大纪元》表示:“七、八百家人被埋,北关、中街、寺门村、城关镇一条条街整个都没了。还有瓦厂、城关镇乡政府、九二三林场、罗家峪等,能幸存的都是出差的,我估计死亡上万不止。”

救援无门 哀鸿遍野

8月2日回舟曲老家的重庆理工大学大二学生王凯说,今天的舟曲,几步就有一具尸体。听见呻吟哭喊,心里一阵阵酸楚。当一具具遗体被抬出,悲痛欲绝的村民跪地号啕大哭,一夜间失去十个亲人的村民比比皆是,最多的刘吉琴一家三代53人遇难。



甘肃甘南州舟曲县亲人在特大泥石流灾害中罹难的居民伤心欲绝。(AFP)

“就算挖不到人也要挖到尸!”随着救人黄金七十二小时过去,大批家属由焦急变为绝望,不少家属开始在自家住宅的废墟上一边跪地拜祭,一边哭泣,场面凄切。大量无人认领的尸体随处放置在路边,发出阵阵恶臭。



因尸体散发恶臭,一男子需捂住鼻子呼吸。不少挖掘出的尸体未获妥善安置,
仅停放路边,散发阵阵恶臭,苍蝇乱飞,恐随时爆发疫情。(AFP)

居住在重灾区城关镇的杨女士全家遇难,她因到外县婆婆家而逃过一劫,11日悲伤地对《大纪元》记者说:“我们这一片基本没有救援,都自己在废墟上挖人。”“真正的灾民没有得到一瓶水。我给单位打电话要水,他们说没有水。灾区的反应是,真正的灾民没得到救援。”

据报导,直至12日,舟曲城区逾四万居民用水完全中断,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严重紧缺。还有大量尸体未挖出,更多灾民眼见重建家园无望,加上灾区生存条件恶劣,已开始陆续撤走,投亲靠友。

早就危机四伏

这场灾难源于何处?官方说,强降雨引发。但舟曲县灾民爆料,当局早年在县城对面山峰建的多条简陋水坝,仅以沙石砌成,连日暴雨使其崩塌才引发了这场山洪泥石流。

《财经》10日报导,舟曲县城上游有两座水库,位置高而陡峭,就像是县城头顶上的两盆水。其中最上方的水坝有七、八米高,四、五米宽,年久失修,自去年开始加固,已快要完工,却遭遇此次山洪袭击而决堤,又导致下面水库被冲垮,“两盆水”同时倾斜,泥沙与石块顿时扑向县城。

这场灾难也并非没有预警,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北京市国土局和地质局共同组成调查队,针对舟曲县的22个乡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发现5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1世纪商业评论》报导说,专家警告,舟曲这个“亚洲第一大泄流坡”的特殊地质环境,加之高昂的治理成本,迁址是舟曲县的最优方案。

在中国国家地质调查局专家的眼中,舟曲山高沟深,地形起伏强烈,地质以遇水即软化、泥化的炭质板岩居多,是中国崩塌、泥石流强烈发育区之一。官方资料显示,三眼峪沟曾在1978、1989和1992年暴发土石流,造成城区842间房屋毁坏,死伤196人。

曾经的“陇上桃花源”

不过,一次次悲剧发生似乎没有引起当局重视,直到“刻骨铭心”的那一刻来临。“那一夜注定是永生难忘的”,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月圆村村民赵峰说,“几秒间整个村子就没了,惨不忍睹。”全村两千多人被泥石流吞噬,仅为数不多的人逃生。七十一岁的老人谈桂善说,这辈子没见过横穿村里的小溪水如此“发怒”。

虽然舟曲县地质薄弱,但在老一辈人印象中,森林茂密的舟曲被冠以“不二扬州”、“甘肃江南”的美誉。在三眼峪长大,四十八岁的冯虎林说,那时“最大的树,一个人抱都抱不住”。

百度介绍舟曲称道:“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舟曲县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县总人口13.47万人,其中藏族4.4万人。这里峰峦叠嶂,万山皆翠,背靠翠峰山,有一条穿林海越深谷、宛如哈达的白龙江,居民房舍依山傍水而建,如诗如画,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

桃源不再 谁之过?

可是,自舟曲林业局1952年8月成立,翠峰山的噩运开始了。大规模的砍伐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时代》周刊8月12日报导,曾在舟曲林业队服务的伐木工陈井和说,当年像比赛一样地砍伐,谁砍得多谁上光荣榜。九十八年前,贫穷的舟曲95%的县财政收入来自林业。

翠峰山林木砍完,白龙江的噩运也开始了。1998年停伐后,舟曲县找到另一生财之道──在白龙江及其支流上大兴水电站。短短十年,舟曲县获审批的大小水电站55座,已建成27座。

白龙江被“问斩”成一节节后,舟曲县还不断地向大地讨钱,建公路、建矿山,大规模的开垦坡地,彻底破坏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

八十年代,或许意识到要保护自然植被,当局开始造林工程,但收效甚微,毁林赚钱容易,掏钱造林难,二十多年后仍旧光秃秃一片。在舟曲县林业局工作了二十年的工程师王了德说:“几乎清一色都是‘小老树’,活着就行了,好好长没办法了。”

为何不再加强治理?2009年舟曲县一年的财政收入1,800万元,“这只够发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我们是吃饭财政,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于环境治理。”该县副县长杨学锋告诉《南方周末》。

如此疯狂的“折腾”大自然,变自然资源为财富,老天爷的报复也在所必然了。如今,舟曲县崩塌隐患点有43处,泥石流隐患点86处,分布之广之密堪称全国之最。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几乎年年爆发。似乎只有移民他乡一条路了。

中国还有多少“舟曲”?

其他地方是否好些?8月12日,甘肃天水发生山洪泥石流,3人死亡5人失踪;甘肃陇南市暴雨引发泥石流、山体崩塌,10人死亡,12人失踪,万人被困;11 日舟曲再次爆发泥石流,3人失踪;7月14日,云南巧家县特大山洪引发泥石流,近50人遇难;6月28日,贵州大面积山体崩塌,整个村庄覆没,99人被埋;14日,四川甘孜康定捧达乡金平电站崩塌,23人死亡……。

今年的1月到6月,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说,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2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47起,326人死亡、138人失踪,经济损失18.61亿元。地质灾害发生数是2009年同期的10倍。

地质灾害隐患更是多得惊人。截至2009年,全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威胁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1,200多亿元财产安全,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类似舟曲),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南方报》13日报导。

还有,全国有400多个县市,1万多个村庄受到地质隐患威胁,23个省区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12个省区市存在较严重的地裂缝,16个省区市的46个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的地面沉降。北京也成为泥石流灾害多发区,隐患覆盖地区达5,600平方公里,涉及7个山区县、30多个乡镇。

这一串串的数字,令人不寒而栗,成为悬挂在百姓头上的炸弹,防不胜防,总有一天会演变成民众骨肉分离的悲戚与呼号。至今,当局的指导思想还是“天人之战”或“猫鼠论”(唯经济论),不知古人所言“天人合一”,善待自然善待人,频发的天灾人祸如何清除?

本文转自第186期《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