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音频 下载收听(1.48MB)

如果不能自动播放,请“按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音频,建议您下载后收听。

    

黄帝轩辕一百年在位,为中华文明奠定了盛世典范的开端,最后他在桥山圆满回归。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另一个叫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升天后,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帝沉静稳练而有计谋,通达明理。他教导百姓养殖各种牲畜,充分利用地利,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没有不归服的。

颛顼死后,颛顼的侄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ku)。相传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身为帝王,他遍施恩泽于众人而不考虑自身。他高瞻远嘱,明察秋毫。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百姓之所急。行仁德而不失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道德高尚,天下无不归顺。他对收取的土地上的物产,一向节俭的使用。他爱护并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的迎送日月的出落;他明识鬼神,慎重的加以事奉。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 訾(zi,自)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幺政绩,于是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尧出生时也有异像,传说他的额角像太阳。有八种颜色组成的眉毛,这象 征他可以知天文,通历法。 尧继位后,像他的父亲一样,仁德如天,智能如神。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同老百姓一样,住茅房、吃糙米饭、喝野菜汤,夏天穿粗麻衣,冬天加块鹿皮。他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帝尧还告诫百官一定要各守其职,这样各种事情才会顺利进行。百官政绩昭著,各个部落都能和睦相处。

像黄帝、颛顼、帝喾一样,帝尧命令臣子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恭敬的迎接日出,并详细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这天,白天与黑夜一样长。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详细安排夏季的农活儿。夏至这天,白天最长。这时候,民众就居住在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恭敬的送太阳落下,有步骤的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这天,白天与黑夜一样长。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这天,白天最短。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在位期间,天下各族和睦相处,人人敬天畏地,重德律己。帝尧老了,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德行不够,不想让其继承帝位。便问身边的臣子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向他推荐了鲧,尧认为他能力不够;后来四岳又推荐了虞舜。虞舜是个盲人的儿子。虽然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虞舜具有非凡的品行。

为了考察虞舜的德行,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以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i,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让舜试着担任司徒之职,谨慎的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也都遵从不违。尧让他参与百官的事,他处理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宾客都恭恭敬敬。尧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尽管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肯定了舜十分聪明,很有德行。便希望舜登临天子位。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直到正月初一,舜才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后来,舜又将帝位禅让给了禹。

“禅让”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记》中的《礼运》篇曾记述了孔子的感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而孔子所赞谓的这个大同是指五帝时代,他所推崇的乃是大道,也即并非以力压人,而是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些帝王都受到各部族发自内心的拥护,凭借的是共识,所用的标准则是道德。同时,禅让的出现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道德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人类思想也没有象后世那样复杂,它所代表的道德高度是后世无法企及的。 也因此,春秋时代的孔子慨叹自己没有赶上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因而心中十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