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5日讯】2006年的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主办单位特别邀请四十年前,与李双泽、杨弦一起推动民歌运动,成为当时台北西餐厅价码最高的民歌手;后来却因为参与原住民维权运动,毅然放弃歌唱生涯的“原住民民谣教父”--胡德夫。他如何在风起云涌的民歌时代中,成为最闪亮的一颗星?又为何凐灭在乐坛中,沉寂、睽违了四十年,才发行他的第一张专辑唱片“匆匆”?
|
民歌手胡德夫 |
认识胡德夫,就像是穿过时光毁坏颓倾后的烟尘,认识那段过往青春飞飏的民歌年代,认识台湾民主混乱狂飙的过程,最后发现原来已经遗忘的事物依旧珍贵闪亮如昔,也认识了台湾最温暖、最有力量、最深沉的声音。
一个被遗忘的名字
陈明韶、潘越云、蔡琴、李建复、黄大城……这些当年如野火般点燃青年学子心灵的民歌时代的红歌手,或者活跃于另一个舞台,或者作品至今传唱不辍。然而提到“胡德夫”,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如今很少人知道在民歌年代,他不但是价码最高、家喻户晓的民歌手,并且与民歌之父杨弦一起谱出自己的歌、唱出自己的声音,更为原住民的福祉,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
民歌手胡德夫 |
当年的胡德夫,是歌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原住民歌手。他民谣蓝调式、带有原始丰厚生命力的唱腔,与涵义深刻的歌词,被誉为是台湾的鲍伯.迪伦(Bob Dylan,美国民歌之父)。如今的高铁董事长殷琪、亚都丽致饭店总裁严长寿,与名人胡茵梦、林怀民,当年都是他的忠实歌迷,至今仍对他的歌声心醉不已;或要重金礼聘他在饭店长期驻唱,或在他四十年后的演唱发表会上感动落泪。到底他的歌声有什么动人之处呢?
四十年之后,当我们聆听他的“匆匆”,竟也油然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时光沧桑、热切期许与生命触动。然而为何感动的道理是说不清楚的,因为胡德夫的生命极其深刻复杂,声音的力量自非寻常人可比。而这样的深刻复杂,或许正由于他的简单淳朴之故。
天真 奔放 充满快乐音乐的童年
胡德夫是一个有着卑南族爸爸与排湾族妈妈的孩子,一位单纯地来自从大武山的原住民儿童。在就读淡江中学之前,胡德夫小学几乎没有读书的印象,常常是在台东深山中的草原,望着蓝天与有老鹰飞翔的海洋里放牛。从山野来到淡水读中学以前,胡德夫仅会说卑南语及日语。然而由于他的语言不通,在淡江中学却格外获得了许多人的照顾与喜爱。他说:“我是理所当然,被认为要被给多一点、被关心多一点的孩子”。
当时淡江中学的校长陈泗治是一个牧师,也是一个名音乐家,对淡江的音乐美育建设甚多,也非常喜欢胡德夫这个孩子。胡德夫说淡江中学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学校,一进学校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有想要唱歌的向往。
当时的音乐老师是一个法国人,为了启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介绍给他们各种族与风格的作品。当时的胡德夫就莫名的喜爱黑人灵歌,觉得那是一种非常美丽、抒情的音乐,后来和四个同学原住民朋友组成了合唱团,也广受同学欢迎。
从黑人灵歌的音乐中,胡德夫渐渐了解到黑人的深情歌唱、歌词中反覆出现“约旦河”意象,以及那种沉重悲痛的原因。这些都成为日后他在创作上的泉源。而他揉合教会圣歌、西洋蓝调与原住民曲风,那样自然、深刻却又流畅奔放的浓厚生命力,至今歌坛无出其右者。
在成长的过程中,胡德夫获得了非常天然的环境,与十分丰足的爱。或许这就是日后他的声音有着原住民那样豪迈的气息、那样充沛的自信,以及历经奢华生活,却始终不改淳朴天性的原因。
就读台大 投入民歌运动风潮
当胡德夫就读台大时,台湾正历经政治环境与音乐的重要转变。六十年代之前,台湾青年随着中美断交、中日断交、台湾退出联合国,过度的商业发展引发的人文贫瘠与苦闷,使年青学子开始寻找自己的声音,要唱出属于自己生命的定位与感动。而胡德夫在台大期间,因打橄榄球造成运动伤害而办理休学后,在一家铁板烧店“失落的城市”打工,开始训练自己的自弹能力,后来就在西餐厅与咖啡馆驻唱。
当时位于台北市哥伦比亚大使馆所附属的提供演唱的咖啡馆,是知名艺文人士聚会的场所,名人如胡德夫、李双泽、杨弦、吴楚楚等音乐家;罗门、张杰、席德进、谢孝德、陈君天等文艺、影视等文化人,形成了民歌创作的摇篮。
长时间,青年们只会唱西洋歌曲,经由李双泽与杨弦的鼓励,本着“要唱就要唱自己的歌,不然就唱祖先留下来的”原则,带动校园歌曲与民谣创作的产生。这股风潮后来影响到大学校园,在一九八○年代全面带动风靡台湾的“校园民歌”。
当时胡德夫将自己就读淡江中学后的思乡情怀--“牛背上的小孩”;与八二三炮战时,部落壮丁被征召到前线,由族人陆宝森先生作词谱曲,咏唱怀念前线族人与祝福之歌“美丽的稻穗”,情真意挚的创作与低沉嘹喨的歌喉,唤起了大家一种纯粹的感动。
后来当时任职于台湾电视公司的名制作人陈君天,为了在三台联播贺岁节目做应景的一首歌,将他的诗做“匆匆”交给胡德夫谱曲。胡德夫一个晚上就写好了,透过当时电视台的转播,这首歌获得热烈的传唱与回响,如今已成胡德夫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保有传承原住民文化 不遗余力
由于胡德夫是台湾第一位懂得自弹自唱的歌手,再加上他的歌声天赋异秉,在台北钢琴酒很快就远近驰名。在当时,一个月可以拿到新台币两万块的酬劳,堪称当时台北价码最高的歌手,不过胡德夫透露,当时其实是因为父亲生病住院,庞大的医疗费用才逼得他不得不赶场、演唱赚钱。显然他对于荣名利禄的重视,远远不如对于这块土地与原住民命运的关切。
随着社会的演进与开放,胡德夫对于原住民的权益开始重视。1980年参与创立“台湾原住民权益促进会”,担任创会会长。1984年海山煤矿坑爆炸一案中,由于死伤的绝大部分都是原住民矿工,促使了胡德夫全身投入提倡原住民权益运动,推动“正名”“还我土地”运动,此后对于原住民运动不遗余力。
胡德夫以原住民歌曲创作参与社会运动,激励年轻原住民,希望寻回他们的自信,让大众正视原住民问题。对于淡出乐团,放弃唱片公司重金为他发行唱片的前途,胡德夫从不后悔。然而当问到为何从那样热情奉献的过往,却跌入消沉的谷底时,胡德夫难掩一种落寞的神情。
消沉蛰伏后的歌声重现
本来一起同心协力为原住民努力争取权益的战友,一起从筚路蓝缕中走来,但渐渐的或被权力收买,或有酬佣争执,或向政党靠拢……在原住民边缘化的情况尚未改善时,却不再有声音,那是胡德夫最痛苦的时候。
那样的孤独苦闷,再加上骨刺的椎心剧痛,使他由一个柺杖支撑身体,到用双柺杖,最后却要坐轮椅……。当时又与前妻婚姻出状况,带着两个孩子却无法照顾的胡德夫,只得把孩子送到台东,和八十岁的老妈妈一块住。要离开这个他最自信的舞台,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然而自己不良于行,妈妈也行动不便,孩子在无人管束下问题渐渐严重,他也只有出钱,将孩子送到育幼院,心中的痛苦无人可解。
送离孩子之后,胡德夫跪下来向上帝说:“主啊,你是我相信的神,我只相信你,请你让我再唱歌,因为我只有喉咙可以用了,如果我还可以唱的话……”
胡德夫说很神奇的,回去之后,就有人打电话来,要他到台北录两首歌,而他也重出舞台。921地震发生后,他亦组织部落工作队在灾区驻扎半年:“那个时候朋友需要我们,我们自己的生活都不重要了……。”
台湾原住民美丽的声音要让世界知道
目前的胡德夫致力于卑南、排湾、阿美等族群传统歌谣之采集与学习,希望创办一所“原住民母语民谣学校”;在老一代的前辈犹在时,将这些歌曲传承下去;让原住民颂赞山峰流水的美丽,让全世界都听得到。
亚都丽致总裁、曾经要重金礼聘他在饭店驻唱,却遭胡德夫以不从事商业行为拒绝的严长寿,后为交通部观光局顾问,近年带着胡德夫一起去欧、美、日本推展台湾观光,外国人都惊讶台湾竟会有融合原始和西方,如此宽厚、独特性的人物。纽约电台知名DJ Timothy Thomas听过胡德夫的歌声后,称赞他是:“辽阔沙漠中的那片绿洲!”。
由于身负着传播原住民音乐与文化的使命,承载着太多的期待,觉得自己的(去掉)“我的歌不只是歌,而应该汇聚成更多的东西。”
今年胡德夫作品发表会上,不同政党与立场的人士齐聚一堂,原本早已疏远或不相往来的,又重新点头招呼,在音乐的国界里,又重回和谐安宁的境地。
本次胡德夫获邀在2006年新唐人电视台台北晚会场上演出,将用他感人至深的抒情咏叹,颂赞台湾与原住民生命的美丽!
1/5/2006 10:35:2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