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0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造船所,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
—— 美国政府订造的四艘万吨轮之一——“官府”号(Mandarin)。 (网络图片)

【大纪元】1949年前所谓的“旧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近日,有媒体发文指出,事实上“旧中国”飞机大炮都能造,中国教科书中一再宣称“旧中国一穷二白”原来是毛泽东因政治需要而定调,并一直灌输至今。文章质疑,高考制度使教科书成了中国孩子们的“圣经”,但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圣经”正让事实埋藏在白纸黑字之外,会有怎样的困惑?

中国教科书中“一穷二白的旧中国”

据凤凰网报导,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教科书,在论及“新中国”工业起步时,总是不忘提及“一穷二白”、“洋火洋钉”。

“在旧中国,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

例一,学生们从小学政治教材中就会学到:“旧中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一个“洋”字。(《品德与社会》6年级上册第6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

例二,初中历史教材再度强调了“洋火洋钉”问题: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洋火”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火柴;而“洋钉”就是钉木板用的小小的钉子。(《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第1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例三,高中历史教材又对当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必修2》第5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真相:“旧中国”飞机大炮都能造

“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

1879年,广东佛山就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1920年11月,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1930年时年产销量已占全国的22%。1934年,他又兼并了长江沿岸7家火柴厂,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年产火柴15万箱,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刘鸿生也被称为“中国火柴大王”,并涉足水泥行业。

国产水泥长期垄断中国市场

1906年,周学熙筹建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优异,中山陵、上海外滩、上海邮政总局等民国知名建筑都选用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建造,就连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新中国”“十大建筑”也同样使用启新“马牌”水泥建造。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与刘鸿生名下的“像”牌水泥、以及南京中国水泥公司的“泰山”牌水泥一起,长期垄断了民国时期的中国水泥市场。

晚清与民国:可造枪支大炮军舰飞机

清末,洋务派集中国家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在短时间内开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工厂,以及汉阳铁厂等配套工业,让中国获得了枪支、大炮、轮船等装备的制造能力。在甲午战争前后,江南制造局就成功量产了120mm、150mm口径舰炮,福建船政局也造出了全钢甲战舰“平远”号。辛亥革命后,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

抗战时国民党武器自给

抗战军兴后,国民政府的兵器生产能力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兵工署直辖兵工厂(不含修械所)为二十四个,在陆军常用的武器弹药中,仅凭国产就能完全满足消耗的有三大类(迫击炮、重机枪、各种榴弹),能够基本满足消耗的有四大类(步枪、轻机枪、枪弹、迫击炮弹)。从1939年到1944年,国民政府生产步枪 3,640,111枝、轻重机枪42,189挺、迫击炮8,441门、掷弹筒91,098具、枪炮弹上亿颗,还造出半自动步枪、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装备。

毛泽东定调“一穷二白”

为何中国历史教科书除了极个别例子以外,对以上史实总是按下不表呢?不无巧合的是,毛泽东在建国后曾对“一穷二白”问题多次定调。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论十大关系》提到“我们一为‘穷’,二为‘白’”;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第八卷《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等都提到“一穷二白”“飞机也不能造,大炮也不能造,坦克也不能造,汽车也不能造”,“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能造”、工业“是苏联替我们设计的”等。

工业成就由政治需要决定

工业成就原来竟由政治需要决定,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的历史就很好地折射出了这一无奈。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建于1958年?

1958年11月27日,由前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跃进”号货轮建成,排水量22,100吨,载货量13,400吨。当时各大媒体载文欢呼“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竞相称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伟大成就。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建于1960年?

但仅过了两年,在1960年4月15日,又一个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下水了。如果读者仔细阅读当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不难发现这一个“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前边多了一个定语——“自行设计”。回顾历史,1960年正处于中国与苏联交恶时期,“苏联替我们设计的”第一艘万吨轮当时自然是不好意思提了,由于“跃进”号在首航中便触礁沉没,以后更不好意思再提了。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建于1920年!

事实上,早在1920年,建造“东风”号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造船所,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而且还不只是一艘,而是美国政府订造的四艘:“官府”号(Mandarin)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天朝”号(Celestial)于1920 年8月3日下水;“东方”号(Oriental)于1921年2月23日下水;“震旦”号(Cathay)于1921年5月26日下水,四艘船的规格均为 载重量10,000吨、排水量14,750吨。这四艘船完工后均开赴美国交付,直至二战时仍在美欧航线上使用。

1920年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银汉(E.S.Cunningham)在“官府”号下水典礼上的演说称:“江南造船所今既能造成美国所定四大船之一,则前所云中国不能造大船之说实无根据,因一国之成功全在其出产力之大。”

责任编辑: 肖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