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然的机会下,读到“铁窗下的醒悟”一书的一个故事…一位死刑犯的忏悔录,胸中澎湃下已,不知不觉中我们大人是不是无意中在制造错误?

书中提到他本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国小三年级时因为游戏时推倒了一名权贵的孩子,被父亲痛打了一顿,小小心灵从此恨透了有钱人,竟开始以勒索有钱同学,来表现他的不满。

上了国中,新生训练的当天,校长在司令台上公开说:“新生xxx,你的行为早有耳闻,请你家长一个星期内到校办理转学,本校绝不收你这名学生。他只好真的由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带着标记,带着恨,带着伤害。

孩子受了重挫,家人只知在每次犯错后严打斥责他;学校只知拒绝他。他越来越坏,偷、抢、勒索、吸毒杀人,最后被判处死刑。

孩子小,不能体会大人世界规范,不懂要教他,但教并不是就是打。“我爱你,所以我打你”的时代已过去,“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已落伍。当孩子一再以犯行来表达愤怒及对社会不满时,遗憾就容易造成。

更让人讶异的是从事教育工作者,竟公布孩子的标签,给他烙记特殊形象,使他永远无法磨灭标记,不能重新再来,学校遗弃了他。当孩子不知羞耻为何物时,有什么事不敢做?

问题家庭、问题老师,纠结着孩子的无知,变成社会问题。孩子要教、要学,可是大人不也是要学习如何去教小孩吗?

从事教育工作者,请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多给孩子悔放的机会,多点爱心,多点耐心。

给孩子爱及关怀,让孩子有自信,自然容易沟通,少犯行;如果一味苛责体罚,孩子就容易有反社会行为发生。

请帮忙救救我们这些没有选择出生家庭及父母权利的孩子。

〈作者授权登载,原载于台湾联合报“家庭与妇女”版〉

5/10/2006 1:42:23 AM

 
• 下一篇:送给妈妈的好话 2006.5.12
• 上一篇:别让学生开除你 200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