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公办教师奇缺,民间只好自己聘请,于是乡镇农村涌现大批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成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基石。(Getty Images)

作者:华明

【大纪元1月29日讯】编者按:一则〈全国四十四点八万代课教师将被清退〉的新闻,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代课老师们集体“走入历史”,大陆媒体、网路和民众“救救他们”的呼声不绝于耳……

元月一日,一则〈全国四十四点八万代课教师将被清退〉的新闻,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自五十年代起,在中国偏远边陲贫苦乡间的密林深处,有一批代课老师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拿着微薄的工资,数十年如一日,支撑起中国贫穷农村的基础教育大厦。

现今,他们将集体“走入历史”,民众“救救代课教师”的呼声不绝于耳。教育部发言人续梅不得不赶快“澄清”:“未听说今年是清退最后期限。”但最后期限终会来到。工作几十年,“清退”几百元,他们桃李满天下,最后食不果腹,还得自寻活路。在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文化中,能找到这种“过河拆桥”的国家政策吗?试问“良心”何在?



十二月二十二日,三位代课老师(前排)的早餐——红枣泡茶外加自带的馍馍。他们和公办老师干着
同样的活,但公办教师每月约二千元工资,而正值中壮年的他们只有可怜的二百二十元。(网路图片)

代课教师的辛酸

甘肃省渭源县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的代课老师常年生活清贫。刘亚东是天水师范学院的大专毕业生,二十五岁的小伙子三年来每月只挣二百二十元。本来有机会考上公务员或转正,但因为是艺术类老师,县里名额少,以致错过机遇,今年如果还转不了正,将失去进入公办教师行列的资格。

身有残疾的王安治,在黑鹰沟村学校担任九任校长。王安治代课已三十四年,村里甚至有人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只因中断一年未能转正,他在去年九月拿到六百元补偿后被清退。



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王安治拄着双拐蹒跚走在山间小路上。代课已三十四年的他在学校
经历了九任校长。去年他拿到六百元的补偿后被清退,而他家共欠五万元的外债。(网路图片)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傍晚,王安治来到他曾经代课的学校,
当年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郁郁葱葱,但他已不属于这里。(网路图片)

四十二岁的张永红在学校里代课十七年,哥哥也是代课老师,七十岁的老母亲也是。因种种原因都没有转正。三十八岁的丁学文,代课十年,依然憧憬着转正的那一天……

据了解,代课教师的工资普遍比公办教师的工资低几倍,甚至十几倍,同工不同酬。渭源县有六百余名代课教师,每月仅拿四十至八十元工资。拿四十元工资的教师占70%,而这样的工资他们有人已拿了二十年!

教育经费奇缺 民办教师涌现

中国有多少这样的代课教师?在五十年代,因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太少,公办教师奇缺,民间只好自己聘请,于是乡镇农村涌现大批教师,当时称民办教师。据百度介绍,至七七年为止,全国民办教师已达四百九十一万。后经过整顿,招收、转正等形式,九零年已减少到二百八十万。

九二年,国家提出对民办教师“关、转、招、辞、退”的办法,并设法要“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或许是未能解决,到新世纪,民办教师这一名词被取缔,转以“代课教师”称之,实际指同一群体,只是范围更广,还包括了城市里所有的临时或合同教师。

二零零六年,国家宣布“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把四四点八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可是,直到零九年底,仍难以全部清退。他们撑起了贫困及偏远乡村的教育,对那方学生有恩,对那片土地有恩,如何能一纸“清退”了之?

中国政府缺钱吗?

政府为何不愿为他们负责?是缺钱吗?近年来,中国经济GDP增长迅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估今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可是,与世界相比,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多少?

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排到世界末位。据中国网去年十二月一日报导,二零零零至零四年公共教育支出平均占GDP比例,中国只有2.78%(中国统计年鉴二零零八)。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此时段高收入国家是4.8%,中高收入国家4.7%,中低收入国家4.3%,低收入国家是3.9%。

自零七年,中国的比例在上升,但总也未达到政府早已定下的短期目标:教育经费占GDP总量4%。二零零八年,这个数字是3.48%。还是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

可是,在行政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排名中,二零零七年中国以27.6%的惊人比重位居榜首,远远高于其他国家6%的平均值。《证券时报》十二月十一日报导,中国党政机关每年公款吃喝要花掉二千亿,公车支出要花掉三千亿,公费出国考察还要花掉二千亿。

相对地,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一九九七年以来,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6.9%和 19.0%,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显然,中国政府缺的不是钱,而是缺少对教育的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关心。

中国教育 个人投入唱主角

此外,中国的教育经费,政府早已不再扮演主角。自一九八三年起,中国改变了完全由政府投注资金的模式,开始向个人收费,但规定仍以财政拨款为主。始料不及的是,由于管理监控不力,收费名目和收费数额急遽膨胀,个人教育支出连年大增,并迅速由教育投入的“辅渠”变成“主渠”。到二零零二年,个人投入已占了六成。

据零四年官方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零二年全国正规教育总投入为九千二百四十八亿元。其中,个人投入占62.7%;国家投入占33.6%,其他为社会投入。

该统计年鉴说,大学投入,国家与个人已主宾易位。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将高等教育总投入的75%视为财政拨款的标准,但学校的高收费早已打破这一标准。到零二年,个人投入增至56.7%;高中占全部投入的70.1%,初中早无“义务”之实,幼儿教育更是以个人投入为主。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特别是初、中等教育,居民负担的比例平均不到8%。令人不禁想问:中国政府对教育为何如此轻视?对于崇尚孔孟之道的中华民族而言,这不是很奇怪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学校里,满目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百年大计”等响亮的口号标语,与教育经费捉襟肘见的乡村学校、贫穷的代课老师收入、简陋的校舍形成鲜明对比。

更可恶的是教育乱收费现象泛滥。据《光明日报》一月十二日报导,国务院纠风办说,去年全国共查处教育乱收费金额四点一亿元,已清退二点四五亿元,处分三千五百多人。但普通老百姓最期待的不仅是问责,更要完璧归赵。有近一点七亿元未退给学生家长,乱收的费用哪里去了?

他们走了 谁来接替?

对于“代课教师”今年全部清退的问题,地方政府称“不现实”。谁来填补这些空缺?被“下派”到乡村学校的教师,能否安心从教?如此多的教师离开岗位,学校如何维持?娃娃们谁来教?这些问题,教育部在零六年宣布“尽快全部清退”时,可曾想到?

一位前教育系统官员日前告诉《南方日报》:按计划清退代课教师,“那只是按上面要求而做”,实际上,“(甘肃)会宁在这短短三年不可能告别代课老师。”他们一方面安排清退,一方面讨论代课老师“清退后的聘用问题”。这清退的政策和地方“对策”,会不会让那些事实上仍会留下来的代课老师,进一步陷入“黑工”状态?



代课教师苏汉伟家的家务活都交给了老婆,他每天上学时要挑一担水去学校,
回来时再挑一担到家里。(大纪元资料室)

地方教育部门叹息:“学校年年都在招人,但农村常常留不住教师。”温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那些贫困的农村山区,现在的毕业生进不去,也不愿意进去,怕吃苦。可那里的孩子又必须接受教育,怎么办?当地人只能请一些代课教师来教这些孩子。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呀!”

曾经支教的大学生关正为说:“代课老师能被清退么?我看是不可能的。我所支教过的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大山村大山小学的代课教师,去年就说是要被清退,但根本就没有正职的公办教师进山里上课,只好召回代课教师继续上课。公办教师为什么不进山?就不用我说了吧?要进山他们早就进了,何必等到现在?”

实际上,代课教师的长期存在本身就说明了一定的合理性,一旦被清退,偏远乡村、深山老林里的教育怎样衔接下去?中央政府的发令似乎又是一纸废令。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早上课间,
代课老师张维荣和学生们一起晒太阳。(网路图片)

感谢启蒙师恩

有人说,代课教师水平差。但学生们不会忘记这些启蒙的老师。他们说,“代课老师是这个国家的一个悲情记忆。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乡村子弟,很少人没有被代课老师教过。代课老师的悲剧性遭遇,早就成为所有受过他们教育之恩的学生们的心头之痛。”

“学术水平不够但道德水平足够,应该清退道德水平不够的老师!”、“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祖国正在一点一滴地,把我的心慢慢变凉。”

“水平不够?难道大学里那些潜规则的教授的水平就够了?也许和城里的老师相比,他们的水平是不够。可是对于那些渴望改变人生的山区孩子,那些老师就如神一般,可以给他们改变人生的能力。”



浙江钱江都市频道《九点半》主持人钟山拍案怒斥:
“教书三十四年,就拿到六百元补偿,他们教出的孩子就值六百元么?!”(网路图片)

也有人将电视主持人钟山拍桌子为代课老师鸣不平的视频传上微博,立即被博友疯狂转发。还有网友致信新任教育部长对此表示遗憾,并说自己也想做一次代课老师,“陪老师们走完最后一程”。

元月八日起,大陆某论坛发起名为“感恩行动”的代课老师关爱行动,通过网友收集代课老师信息,联系捐款捐物,希望用网路的力量去关注、帮助那些清苦的代课老师,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新年。

网友质疑:道义何在?

许多网友对此事件发表沉痛的感言:“当我看到背对着学生抹泪的老师时,我的心都碎了!悲哀!愤怒!老爷们!良心啊……”、“现在有职称的教师又有多少是真正想当老师的呢?心痛……奉献的人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民族的悲剧啊!”

有网友说,代课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艰辛奉献,如果一刀切清退,道义何在?即使要清退,也必须对代课教师这么多年来的贡献给予合理补偿,而不能仅仅是区区几百元,清退代课教师不是清退“三无产品”,不能一“清”了之。

“人不能忘恩负义,一个国家同样不能背信弃义。这个群体为社会作出多少贡献,为教育作出多少牺牲,可是处境何等悲惨,未来何等灰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看在眼里。我们真的不能相信,一个国家可以因编制、岗位、财政等问题,就这么抛弃他们!”

中国有句古话:“吃水不忘打井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难以忘怀的“启蒙之师”,眼见自己尊敬的老师不得不离开熟悉的教堂,背上行李汇入“民工大军”,重谋生路,有网友说,心中之寒难以言表。

代课老师们集体“走入历史”,大陆媒体、网路和民众“救救他们”的呼声不绝于耳,当此之时,有官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吗?我们的“人民政府”如此冷漠,中国的百姓活得还有尊严吗?在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文化中,还能找到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国家政策吗?◇

本文转自第157期《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