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2005年10月7日】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妇人禁闭在深宫中,其情实在可怜。隋朝末年,招纳宫女没有限度。至于离宫别馆,并不是帝王巡游时驻跸的场所,聚集很多宫女,这都是浪费人力财力,朕不赞成这样。而且她们除了洒扫,还有什么用呢?现在让她们出去,自由嫁娶婚配,这不但省下钱财,而且可以使民众得到休养生息,也能让她们各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共送出了三千多人。

贞观二年,关中旱灾,发生大饥荒。太宗对侍臣说:“水旱不适度,都是因为做人君的失德。朕不修德政,上天应当责罚朕。百姓有什么罪?要遭受那么多穷困。听说有买卖童男童女的,朕非常忧伤怜悯啊!”于是派遣御史大夫杜淹巡视检查,拿太宗自己府库的黄金珠宝把孩子去赎回来,送还给他们的父母。

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逝世。太宗听后哀伤悲叹,数次进行哀悼。有官吏上奏说:“准阴阳书上说‘日在辰,不可哭泣。’这也是民间风俗所忌讳的。”太宗说:“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自内心中,怎么避讳时辰?”遂哭之。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有兵士来到,太宗亲自到州城北门楼抚慰。有一个士卒病了,不能行进,太宗召他到床前,问他哪里病痛,又让州县给他治疗。因此将士没有不欣然跟从太宗的。等到大军驻扎回柳州,太宗命令聚集前后战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牛羊猪三牲)祭奠,太宗亲临现场,悲哀痛哭,军人没有不流泪的。观祭的兵士回家说后,他们的父母说:“我儿的丧事,天子都为之哭,死也没有怨恨!”。太宗征战辽东,攻白岩城时,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击中,太宗亲自用嘴为他吸出败血,将士没有不被感动激励的。

(取材自《贞观政要》)

成文:2005年10月03日 发稿:2005年10月07日 更新:2005年10月06日 19:59:31

------------------------------------------------------------------------

【传统文化】好善足以治天下

【明慧网2005年8月27日】《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欢喜得睡不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见多识广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孟子回答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公孙丑问:“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
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何况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就会摹仿他说:‘呵呵,我都已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士人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谀奉承之人就会来到。与那些进谗言的阿谀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办得到吗?”

* * * * * * * * *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于强乎?”
曰:“否。”
“有知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平?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 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也也,予既已知之矣。’也也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诌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成文:2005年08月13日 发稿:2005年08月27日 更新:2005年08月26日 17:43:55

 
• 下一篇:【传统文化】源正水自清 大信行天下、“立德”才能得民心 2005.10.8
• 上一篇:【传统文化】宽容仁厚 声名显赫、宽容忍让 宰相风度 20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