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凌

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晓得,一节课的开头与结尾至关重要。课的开始是导入环节,要简洁明了能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课的结尾即结束环节要耐人寻味,最好能够启迪学生深深的思索。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尝试在自己任教的艺术课程中,以日本江本胜博士“有趣的善恶实验”、小白鼠实验、或美国著名科学家巴克斯特“植物也有情绪”的实验开始引入,有时也会联系一些他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触类旁通,破他们受大陆教育“无神论”思想的壳,明白万物皆有灵,精神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有时,上古诗词吟唱课,我会先讲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比如唱王维的《鹿柴》、《送元二使安西》前,讲了“王维画石”的故事,大诗人修炼心性境界之高,妙手画神石,竟然能够在暴风雨来临时不胫而走,神奇的故事带领学生走近修炼者的世界,体悟修炼的神奇与玄妙;唱孝亲歌曲之前,我讲一些古代孝子的历史故事,如“至孝能通神灵”,使现在养尊处优的“小皇上”和“小公主”们能体会父母的辛劳,领悟孝的含义,行孝道的重要;如果学一些外国歌曲,我会联系歌曲的背景和意境讲述,例如有一次教唱一首欧美歌曲,讲了“牛顿的信仰”,让崇尚现代实证科学的学生们明白,世界上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与思想家们都是有信仰的,他们都虔诚的相信神灵的存在,人的一切发明、创造其实皆来源于上天的造化。

课的结尾,我往往会以中华神传文化“德”的故事结束。如“千金良方——德”等,善恶有报是天理,行善重德为根本。学生感叹、回味之时,自然会思考、探寻人生的意义。

现在生长于大陆的孩子们与大人一样,越来越看重现实和物质,却不知德为何物。习惯于纵欲的一代家长们对子女自然更是娇生惯养,陪养出了更加放纵、任性的下一代。而司空见惯的教师们总爱用一句话:“没素质!”来发泄和感慨。究竟何为“素质”?“素质”何来?

现今的国内教育界,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似乎一浪高过一浪。艺术教育领域中,学生素质的提升仅表现在吹拉弹唱等技能、技艺的掌握,却始终未见其道德层面的升华。看似娴熟的技艺,若只限于技术层面的练习,学到的只是皮毛,乐曲背后的深厚内涵则永远不可能被吸纳。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治民安上莫善于礼。”乐之所以能为教,是因为乐的形式为大众喜闻乐见。乐有音调和节奏,富于强烈的感染力。“谈乐不可能不涉及礼,乐是德之音,礼规范着人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把乐和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礼乐文化体系。礼乐充盈于天地,合于阴阳,通于鬼神,极其高远深厚,规范着人类社会的一切。使人心向善,纯化社会风气,从而求得长治久安”。① 的确,音乐是一门能够直接触摸人的心灵深处、教化人心的艺术。而在党文化的奴役下,乐的教育功能如今早已失传,取而代之的是艺术考级、比赛的竞争。喜爱追名逐利的艺术教师们,目前多以学生参加考级或比赛为核心教学内容,真正面向学生“心灵”的教育又体现在哪里呢?

这些年,我甘心放弃了很多同行都羡慕的、能赚钱的“艺术”家教,在寂寞、安静的校园中孜孜以求,探寻素质教育之真谛。教育者的良知与理性、修炼人的智慧和使命一直提醒自己,“人之初,性本善”。素质教育的本质即是让人回归本性或曰佛性的教育。因此,我惟有一种抉择,那就是,在回归传统的路上艰难而坚定地走下去,唤醒莘莘学子的纯真纯善之心,引领他们走向返本归真的人间正道。

①引自智真:《乐者,德之光华》(明慧 6/5/2008 )

注:“清音琅琅伴书香”为笔者的艺术课程系列教学随笔,恳请教育界同行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