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自动播放,请“按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音频,建议您下载后收听。
上一集我们说到晋国在北方称霸之际,位于南方的楚国也开始北上争霸,并终在楚庄王时称霸中原。
《史记》称,楚国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人。楚人的祖先之一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因有功,被命为祝融。以后其弟吴回继承了这个职位。吴回第六子季连,芈(mǐ,米)姓,是楚人的直接祖先。季连的后裔熊绎yi4被周成王封于楚蛮,给予子男之田的爵位,定都在丹阳,是周初重要的异姓诸侯,与周之同姓诸侯鲁、卫、晋、齐等共事周成王。周夷王时,周王室衰微,而楚国却有发展,其首领熊渠借口为蛮夷,不用中国的号谥shi4,便称自己的儿子为王。进入春秋之后,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依然称“公”之时,熊通不顾周王的反对,亦自称武王,即楚武王。春秋末年 孔子修《春秋》时,认为这是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故在《春秋左传》中将楚王皆贬称“子”。
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即位。即位头三年,他“不出号令,日夜为乐”,还“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即使如此,伍举也入谏了。庄王居然左手怀抱郑国美女,右手怀抱越国美女,置座于歌妓舞女之中。伍举劝诫说:“有一只鸟,三年不飞不鸣,是什么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庄王仍旧习不改,淫乐更甚。于是苏从又冒死进谏,他视“杀身以明君”为自己的夙愿,终于使庄王受到教育,幡然悔悟,竟“罢淫乐,听政”,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杀死几百名罪人,擢zhuo3升数百名贤人,任用良臣伍举、苏从等,“国人大悦”。此后,楚国改革政治,勤于生产,整饰军备,提高战斗力,因而楚庄王虽然连年用兵中原,但其国力充足,老百姓也没有什么怨言。
不久,楚灭掉周边的小国庸后,解除了西部的威胁,地盘扩展到今湖北西北,与秦接壤,既方便了秦楚交往,又使楚国有可能将其注意力转向北方。
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大胆北进,征伐陆浑之戎(河南嵩县),进军到伊洛地带。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问,而楚庄王却趁机向王孙满询问周王室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的问鼎轻重则有恣肆其强横,俨然有想取天子而代之的架势。因此,王孙满用话折服的说:“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zuo4明德,有所厎止。……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 意思是说,重要的是德而不是鼎。如果道德清明,鼎虽小,也会很重;如果昏乱无道,就算鼎很大,也是轻的。周王朝德政虽然衰败,但天意没有变,所以您还不可以问鼎的轻重呢。庄王一听王孙满的话强硬,知道周王室尚未可轻视,便班师回国了。
公元前605年,楚国令尹斗越椒,在椒阳(今河南南阳市)杀死司马贾,驻军椒野(今河南新野县),阻止庄王回国。庄王求和不成,战于皋浒(今湖北襄樊市西),杀死了斗越椒。从此,庄王知道,要图中原必先平定南方。公元前601年,群舒都叛乱楚国,于是庄王起兵伐灭舒、蓼liao3,画正疆界,一直到了滑水(今安徽合肥市东)地方,与吴越两国结了盟,方才回去。楚在江淮流域的势力渐趋巩固后,便再回头征伐北方。
鲁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讨伐郑国,攻到栋地。辰陵盟后,郑国又 依附晋,庄王大怒,起兵围郑,三个月就攻破了,郑国投降于楚。晋闻讯后,便派军队救援,于是晋楚两军大战于邲bi4(今河南荥阳北)。此时晋国政令不行,将帅不和,晋军战败逃回。
在晋、楚争霸中,宋国跟随晋国最紧,这对交通齐鲁和称霸中原不利,因而楚庄王就想找个借口进攻宋国。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 年),楚又围宋达九月之久,宋向晋国告急,晋国害怕楚国不敢出兵。这时,鲁、宋、郑和陈都归服了楚同。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楚庄王虽然已死,但楚国 在蜀地(今山东泰安西)召集十二诸侯会盟,秦、齐大国都曾到会,可见楚国势力之大。楚在春秋时代先后兼并了十二国。
晋楚争霸期间,齐秦两国雄踞东西。春秋中叶以后,楚联秦,晋联齐,仍是旗鼓相当。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mi3兵”。公元前579年,宋国约合晋楚订了盟约: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共同讨伐不听命的第三国。“弭兵”反映了两个霸主之间的勾结与争夺,也反映了一些小国想摆脱大国控制的愿望。公元前575年晋楚于鄢陵大战,楚大败;公元前557年晋楚于湛阪大战,楚又败。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弭兵”,参加的还有其它十多个国家。会上商定:中小国家此后要对晋楚同样纳贡。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
诸国中秦本赢姓,原为东方部落,可能在周初迁到西方,最后到达今天甘肃天水附近。秦国的始封君是非子,地处戎狄之间。周厉王时犬戎势力强大,逐渐向东扩张,周宣王命非子的孙子秦仲为大夫讨伐犬戎,结果战死。秦仲的孙子襄公护送平王东迁,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了秦。以后,秦不断和戎狄斗,扩张了土地。襄公的儿子文公战败了犬戎,占据了关中地区,并决定在渭水交汇处建都,到宪公(文献中作宁公,据《秦公钟》铭,可知宁乃宪之误)时,迁都平阳(今陕西宝鸡市东),德公时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实现了秦文公的迁都计划。雍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对于秦的发展颇为有利。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向西灭邦、冀戎(在今甘肃天水市附近),建立了县制,次年灭小虢guo2(在今陕西宝鸡市附近)等地,拥有西周王朝京畿ji1内的八百里秦川。这种良好的自然条件以及冶铁技 术的发达,为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德公迁雍以后是宣公(公元前675--664年)和成公(公元前663---660年),在此十几年间,秦国对戎狄的斗争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到了秦穆公时,他励精图治,积极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秦国逐渐强大起来。